稳定市场主体是严峻复杂形势下稳增长的“牛鼻子”
7月16日,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指出,应首先把发力点瞄准稳住市场主体,以稳住市场主体的一系列政策操作来稳住经济大盘,实现稳增长。
“当我们说牛鼻子、主要矛盾、好钢的刀刃是市场主体的时候,实际上是具有排他性的”,高培勇指出,即除市场主体之外的其他方面“可以不被视为主要矛盾、牛鼻子、刀刃。”
原因在于:
第一,市场主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。“囊括了包括各类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在内的所有的经济体,也覆盖了参与GDP创造的所有的经济单元……只有市场主体兴旺,国民经济才能兴旺,只有市场主体的预期转强,国民经济才能重回增长轨道”,高培勇表示。
第二,市场主体是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的主要依托。“历史与现实的数据一再表明市场主体是稳就业的顶梁柱”,只有着力通过稳住市场主体来稳住就业,才能尽快让当前相对偏高的失业率,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率降下来,也才能稳住经济大盘,才能确保经济运行回归合理区间。
第三,相对而言,市场主体是当下最需要纾困、帮扶的对象。“每逢类如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大流行这样的严重灾难发生,市场主体的经营困难、利润下降、资金断流、资不抵债,甚至陷入破产倒闭潮都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困难挑战”,高培勇指出,“只要能够帮助市场主体把暂时的难关渡过去,让市场主体能够展现活力,进而带动就业,创造新的社会财富,我国国民经济就能重归正常轨道。”
第四,市场主体的安全是最具有基础意义的经济安全。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,并且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基础环节的市场主体,其安全状况直接牵动和决定着我国的经济安全,乃至国家安全。
“2020年以来,我国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配置的主要聚焦点放在了市场主体的身上,夯实了这个基础,我国才能取得当下即便困难也来之不易的经济发展的时机”,高培勇表示,将各项政策措施发力点聚焦到市场主体,“不仅关系到下半年以及未来一个时期的稳增长的实效,而且是稳增长的关键点和要害之处。”
相关文章
